】达克效应:无知让人更自信

达克效应:无知让人更自信?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下班回到家中,父母已经做好饭菜等你吃饭。结果你发现,今晚又是吃洋葱、冬瓜、绿豆薏仁粥等等最近热门的养生明星菜品。你说,今天又是吃这些啊。你爸妈一脸认真地说,吃这个好!吃这个啊,可以益气补血,对你好,你看你每天上班容易上火,要清热还要温补……一副侃侃而谈、仿佛自己就是养生专家的样子,然后你只能默默地吃下去。

我们再来测试一下你自己:
一个小球从入口进入,随着弯道进行运动,到达出口的时候,小球应该以A、B、C哪一个轨迹进行运动?答案在文章最后再公布。

小球游戏

一、无知让人更自信
在2001年的时候,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颁发给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他们报道了一个有趣的效应叫“达克效应”,这一效应引用了达尔文的一句话“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人们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且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已掌握的水平。
在2013年,美国一脱口秀节目对于街头进行采访,来看潮人们对于虚构乐队的“吹嘘”程度。当采访者提供一些心理线索以及特定细节:比如这个乐团是个女子组合、或者他们很特立独行等,被采访者就会根据这些线索,开始评价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乐队组合,并且滔滔不绝。
比如这样:

街头采访

当大家进行聊天的时候,有时别人提到的一些让你根本一无所知的名词或信息,并不会让你一下觉得不知所措,反而会努力说些什么,与这个信息相关的内容或者相似的信息,从而掩饰我们对这一信息的一无所知;而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总是很想取悦一起讨论的人,不想让讨论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就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话题,我们往往会寻找到一些线索、一些事实或者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从而确保回答的自信。并且的确,这会让别人看起来,我们很自信的在讨论一个其实我们并不熟悉的内容。
Cornell大学心理学系的几位教授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询问受访者是否熟悉一些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或地理学的技术概念。在这些真实存在的概念中,混着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概念,比如“视差板”、“超级脂肪”等等,但结果表明90%的人对于所问到的9个完全虚构的概念中,至少对于1个觉得熟悉,并且可以围绕这个话题侃侃而谈,表现出十分的自信。
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二、自信从何而来?
我们对于我们本来并不了解的事情却能表现出如此的侃侃而谈和自信,可事实上我们的实际表现并不好。这种对于自己的误解到底从何而来呢?
其实早在婴儿时期,我们就有了一些错误观念的直觉。在两岁的时候,婴儿会了解同一空间无法共存两个物质、不管自己看不看,东西都一直会存在等等。随着年龄增加,幼儿会倾向于把事物错误的归结到意图性、功能性和目的性。比如当问到儿童:“为什么树木产生氧气?”他们会认为“因为这样动物才能呼吸。”这就是典型的“目的性导向”推理,即通过一个结果来推断原因。在这个命题中,儿童只能了解到氧气是动物活命的物质,因此他们会认为植物产生了氧气才能让动物呼吸。然而事实上植物产生氧气是由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为植物产生生存、生长能量的生物学过程(当然学习了光合作用以后我们都会知道)。
在上学过程中,我们持续积累科学知识。但即使是读到大学毕业,我们也只是在各个科目有了基础了解,这就导致我们自小就有错误意图——“目的性导向”推理在以后的生活中成为主要的推理方式,虽然没有儿童时期那么简单,但主要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利用一些我们已有的基础知识,来推断一个我们未知的领域。并就已知领域的知识侃侃而谈,从而显示出对不熟悉领域的盲目“自信”。
虽然在理工科学研究中,我们对于这种“目的性导向”的推理一直都在努力遏制,但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家也会在一定情况下做出目的导向的推理错误。
Boston大学的心理学家Deborah Kelemen及同事开展一项研究,请80位地球科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判断一系列陈述句的正误。在100个陈述句中,凡是以目的性为导向的推理均是错误的。但当这些科学家在要求答题时间为3.2秒/题时,他们的错误率从15%升高到了29%。
回归到开头的那个选择题中,小球的运动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只是,如果你选A,你的规律是“转圈”,因为小球在轨道里被圆形轨道所束缚,会按照A的轨迹飞出。当然正确轨迹应该是B,因为依照牛顿定律,当小球到达出口时的速度是向上的,当然应该沿B路线飞出。不过如果你选A,那你也别太难过,其实在16世纪,这本就是物理学公认的答案,连达芬奇也是这么想的。
在“目的性导向”的误解下,即使是科学家都会出现一些推理的误解,更不要说普通的我们。由于教育的进行,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但是我们并不精通。正如有句话所讲,你必须精通语法,才能了解自己对于语法的无知程度。而当我们并不精通一个领域而仅仅了解皮毛的时候,反而会因为无知而让我们变得“盲目自信”,对于了解的部分侃侃而谈,且通过“目的性导向”误解进行推理,从而显得十分“自信”。

网上盛传的刘墉教子的故事:能考0分的人,也能考100分

三、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其实承认“我不知道”并不可怕,发现了自己“不知道”才能引领我们走向“知道”,大脑引导我们生活和工作,但它不能正确衡量我们“不知道”的尺度。有时只有正确检视自己,问自己是否确实“知道”,并坦然接受“不知道”,才能真正变成精通者,这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
(撰文:重重)
链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