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山西菜不出名?山西有哪些名菜?

问:为什么山西菜不出名?

我的回答:其实道理很简单,相比较做菜而言,山西更出名的是面食,所以有句古话叫天下面食出山西,甚至小时候看的动画片《中华小当家》里天下第一的面点师就是来自山西的解师傅,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几乎都没出山西。

如果把中国菜系比作一个大家族,山西菜一定是并不受宠的那个。没有川菜的麻,没有湘菜的辣,没有粤菜的精……不管是“老”八大菜系还是“新”八大菜系,山西菜总是坐在角落中,默默而无语。

(1)山西面食过于出名。以至于掩盖了山西菜的光芒,这是说广义的面食,山西的面食不仅仅局限于面条,几乎所有用面制作的食品都能在山西找到。

山西菜以传统的大多数山西食物来看,应该说大多数的食物烹饪方法这是物产贫乏的山西人民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

如面食,从做出来的各种形状就有面条,面片,刀削面等等,从用料上可以有白面,莜面,豆面,荞面,高粱面,玉米面。这都是在山西这样物产贫瘠地方想出来的做法。

(2)山西以主食为主。在我看来,能想的起来的山西菜除了面食,(过油肉,大烩菜)以后竟然好像没有几个。

我印象中过年的时候,吃的好点,也就是一盘排骨,一盘鸡肉,一条鱼,一盆凉菜,切点熟肉,弄个饺子,这里面的食物有多少是山西本地特色菜。大概是少的。弄个大烩菜,白菜土豆丸子一锅烩,大油大肉吃一顿。

基本上可以看到山西人的饭菜中,多的还是面食,多的还是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目的还是填饱肚子这一基础需求。吃菜的传统,还是比较少,基本以主食为主。不入流上不得台面,也属正常。

(3)山西多山少地,物产贫乏。个人印象中饮食文化比较厉害的地方,多数是物产富饶的南方。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自不必说,经济的繁荣和气候,都造就了饮食文化的繁盛。山西不少地方,一碗清水白面滚肚皮,连口菜都没有,也是常有的事,当然也不会有菜文化。但面食文化一定是发展到了极致的。

川菜,湘菜,粤菜,徽菜,淮扬菜都是南方菜系,对吃的讲究以及花样变换远不是北方可比。北方除了鲁菜独大,其它本地食物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山西名菜:过油肉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传统菜肴,全国各地饭店均有售卖。历经代代厨师精心烹制相传至今,号称“三晋一味”,山西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阳泉、晋城的过油肉,晋城的“大米过油肉”,特色是多汤水,搭配刚出锅的大米饭一起吃堪称一绝。 市场经济以来,凡是经营山西饭菜的餐馆、饭店都有过油肉这道菜。“过油肉”在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都有,而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过油肉不仅仅是山西菜的代表,可以说是太原阳泉等地家家户户都爱吃山西菜。过油肉的特点在于咸鲜香,肉嫩菜脆,里脊肉快速过油以后可以充足锁住水分。而最大的特点就是出锅前一定要放一点山西本地的老陈醋,可以软化肉质,更可以提升香味。 过油肉配菜一般有木耳,蒜薹,洋葱,但是太原一般都是玉兰片、木耳。最好吃的当属过油肉小花卷,可以算佼佼者。一口大小的小花卷过油以后作为配菜炒进过油肉,面香醋香混合菜的味道,还有炸过的酥脆,可以说是一个人吃一盘都吃不腻的下酒好菜。

至于过油肉在山西人心中的地位,拿太原来说吧,只要是太原人,没有没吃过过油肉的。作为家常菜,家里也可以做。下馆子招待客人,同样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 而且过油肉是山西人性格在菜品上的体现,脆爽的蔬菜代表黄土高原恶劣环境下生生不息的山西人,二道工序的肉片代表山西人深知好味道必先经过大起大落,醋体现了山西的精神。而整个菜,没有华丽的摆盘,没有昂贵的食材,体现了我们朴素却依然有滋有味的生活。物产贫瘠,缺水干旱,但我们要证明穷山恶水不会出刁民,而是出产顽强朴实的山西人。

结束语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而言,我们不在乎我们的菜是否有多出名。只想说:我们爱吃面!我们对吃菜不讲究!好吃就行!

山西菜大致可分为南、北、中三派。南路主要以晋南、晋东南地区为代表,菜品口味偏重喜辣。北路以大同、忻州为代表,菜肴讲究重油重色。中路菜以太原、晋中为主,以咸味为主,酸甜为辅,菜肴具有酥烂、香嫩、重色、重味的特点。

晋菜最为有名的有山西过油肉、酱梅肉荷叶饼、老大同什锦火锅、香酥鸡、黄芪煨羊肉、酸汤羊肉、烤羊排/烤羊脊、糖醋鲤鱼、黄河鲤鱼炖豆腐、驴肉鼎鼎香、罐焖鹿肉、鹌鹑茄子、清徐炒灌肠、凉粉炒馍、晋城十大碗、高平十大碗、巴公烧大葱、阳城烧肝、高平烧豆腐、陵川党参炖土鸡、晋味焗南瓜、铁板土豆泥、地皮菜烩丝丝、蒲棒长山药、晋南四味、油泼黄河大鲤鱼、黄酒焖肉、西红柿烩莜面鱼鱼、红薯琥珀肉、 平遥牛肉、定襄蒸肉、晋中压花肉等。

晋菜不出名的原因,从地域上讲山西较为的封闭。左有太行,右有吕梁,北有长城,南有黄河。自古以来,易守难攻,自给自足。从观念上讲山西人比较保守,因循守旧,凡事慢三拍,自我满足,孤芳欣赏。从传统上来说,山西人宣传促销的意识差,晋菜推广力度小,导致晋菜待在深闺无人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