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奥运期间气候,北京培育出多少种奥运蔬菜?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许勇11日透露,根据国外饮食习惯和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气候特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目前已完成300余种“奥运蔬菜”的繁种工作。

  同时兼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的许勇告诉记者,在300余种“奥运蔬菜”中,有二至三成属于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以满足各路奥运人员和游客的饮食需求。经过专家培育,这些“洋蔬菜”已能适应我国的生长条件。

  许勇说,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不利于非夏季国产蔬菜生长,为此专家采用技术手段,培育出“错季”蔬菜种子,尽可能丰富“奥运蔬菜”品种。专家还认为,北京北部山区、河北张家口等地适宜种植这部分蔬菜。

  许勇表示,“奥运蔬菜”不能含兴奋剂等成分,对农药残留等也有严格要求,从生产、运输到加工,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为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建立了“奥运蔬菜”新品种展示基地,并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繁种等专项研究。

   据了解,去年部分“奥运蔬菜”已率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亮相,原产自欧洲的碟形西葫芦、长相如同凤梨一样的朝鲜蓟、五颜六色的鲜嫩甜菜等“洋蔬菜”,引起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