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几种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病害 (一)病毒病 症状:白菜叶初呈明脉状后为浓淡相间的花叶、扭曲畸形、叶片质脆、皱缩,叶背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斑或条纹。 病原:芜青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 发病条件:①气候条件:雨水;②虫害:昆虫;③栽培管理;④白菜伤口种类;⑤白菜不同时期的愈伤能力;⑥品种抗病性。 发病规律:在南方周年循环。北方主要在留种株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侵染。苗期高温干旱时间越长,感病越早。蔬菜生长前期连阴雨或降大雨,发病越重。秋菜适当晚播,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邻作时发病轻。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晚播,与非十字花科轮作或邻作;3、灭蚜防病; (二)霜霉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部。先从外部叶片开始,在病叶正面出现淡黄色小病斑,逐渐扩大成黄绿色不规则病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霜层,气候干旱时,病斑干枯。 病原:鞭毛菌寄生霜霉真菌 发病特点:田间高温多雨是病害常严重发生。早播、播种过密、通风不良、连茬、包心期缺肥易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密植;3、加强田间管理;4、选种及种子消毒;5、化学防治(喷施1:0.5:240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三)软腐病 症状:病不初成水渍状,逐渐扩大变为淡灰褐色。叶柄组织软化腐烂并释放出臭味。严重时病害沿叶柄向根茎发展,终至菜株腐烂。 病原:属欧氏杆菌属。菌体短杆状,周生2-8根鞭毛。不耐光照和干燥,阳光下暴晒2小时基本死亡。 发病特点:高畦病较轻。其次还与1、病毒病、霜霉病的发生关系密切;2、白菜不同时期的愈伤能力;3、与虫害发生有关;4、播种期早,气温高、长势快,植株幼嫩、叶片覆盖地面面积大,隐蔽程度重,则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3、消毒病穴;4、及时防治害虫。 二、虫害 (一)蚜虫 致使植物叶片卷曲变形,影响植株生长。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诱发煤污病。若虫吸食叶片的汁液同时分泌有毒的液体,造成叶片卷曲、肿胀、畸形。 防治措施:1、在菜地内间隔铺设银灰色膜或挂银灰色膜条驱避蚜虫;2、田间挂黄板涂黏虫胶,诱集诱翅蚜,或距地面20㎝架黄色盆,内装0.1%肥皂水或洗衣粉水,诱杀有翅蚜虫。3、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多杀菌素(5%美除)1500倍、甲胺基阿维菌素(2%甲维盐)2000倍等喷雾。 (二)菜青虫 以甘蓝、花椰菜、苤蓝危害最重。在白菜上可传播软腐病。以叶片肥厚、蜡质多、含芥子油的为主。 为害症状:造成叶片残破 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三龄期前用药(敌敌畏、乐斯本);2、生物防治:Bt乳剂、广赤眼蜂;3、清洁田园:人工清除幼虫、蛹。 (三)小青虫 危害甘蓝、花椰菜、小白菜、小萝卜、油菜等,尤喜含芥子油的。除十字花科外,可为害马铃薯、葱、洋葱、姜、西红柿。 为害症状:造成叶片残破 防治方法:1、化学防治:三龄期前用药;2、清洁田园:人工清除幼虫、蛹。 在防治中,提倡不同类型的农药混配使用,以减缓其抗药性发生的速度。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一)病毒病 症状:  白菜叶初呈明脉状后为浓淡相间的花叶、扭曲畸形、叶片质脆、皱缩,叶背叶脉上有褐色坏死斑或条纹。 病原:芜青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  发病条件:  ①气候条件:雨水;  ②虫害:昆虫;  ③栽培管理;  ④白菜伤口种类;  ⑤白菜不同时期的愈伤能力;  ⑥品种抗病性。 发病规律:在南方周年循环。  北方主要在留种株或多年生宿根植物及杂草上越冬,通过蚜虫或汁液接触侵染。苗期高温干旱时间越长,感病越早。蔬菜生长前期连阴雨或降大雨,发病越重。秋菜适当晚播,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邻作时发病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晚播,与非十字花科轮作或邻作;  3、灭蚜防病;  (二)霜霉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部。先从外部叶片开始,在病叶正面出现淡黄色小病斑,逐渐扩大成黄绿色不规则病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霜层,气候干旱时,病斑干枯。 病原:鞭毛菌寄生霜霉真菌 发病特点:田间高温多雨是病害常严重发生。早播、播种过密、通风不良、连茬、包心期缺肥易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合理密植;  3、加强田间管理;  4、选种及种子消毒;  5、化学防治(喷施1:0.5:240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三)软腐病症状:病不初成水渍状,逐渐扩大变为淡灰褐色。  叶柄组织软化腐烂并释放出臭味。严重时病害沿叶柄向根茎发展,终至菜株腐烂。  病原:属欧氏杆菌属。菌体短杆状,周生2-8根鞭毛。不耐光照和干燥,阳光下暴晒2小时基本死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