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菜的代表菜是那几道菜?

湖北菜,亦称鄂菜、荆菜,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菜系之一,以煨汤、蒸菜、肉糕、鱼丸和米制品小吃为主体,代表菜有:清蒸武昌鱼、蟹黄鱼翅、莲藕排骨汤、精武鸭脖、沔阳三蒸、东坡肉、红菜苔炒腊肉、播龙菜、皮条鳝鱼等

武汉洪山菜苔

洪山菜薹,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洪山菜薹是紫菜薹的珍稀品种,俗称“大股子”,因其原产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一带而得名。菜薹本名芸台菜,俗称油菜,红色者称红油菜。洪山菜薹即属于红油菜。种植此菜需要肥沃的土壤,较低的气温,一般是秋植冬撷。其紫干亭亭,黄花灿灿,茎肥叶嫩,素炒登盘,清腴可口。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0—205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06—110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平均为24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4—8月。光、热、水资源丰富,并且具有组合优势,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洪山地区年均气温16.3℃,农业界限温度高于5℃者为283天,高于10℃者235天,高于20℃者136天,元霜期236天,年均日照时数2087时,年均降雨量1163毫米。加上长江环绕区境,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这些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洪山区蔬菜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

洪山菜薹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先秦文献《夏小正》中,即有“正月采苔、二月荣芸”的记载。

东汉、三国时,紫菜薹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名医别录》中记载:芸薹“乃人间所啖菜”,这里的“芸薹”就是紫菜薹。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说“芸苔乃人间所啖也。”

东晋王嘉《拾遗记》出有记述:“芸有三种,色紫者上蔬,味辛;色黄者为中蔬,味甘;色青者为下蔬,味咸。常供御膳及宗庙祭祀”;南北朝时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把芸苔菜列为古代二十一种重要蔬菜之一。

唐代,洪山菜薹已经是著名的蔬菜,历来是湖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

明代,《本草纲目》亦云:“此菜易起苔,须采期苔食,则分枝必多,故云芸苔。”

清代,洪山菜薹作为湖北特产进贡京城,被封为“金殿御菜”。

新中国成立前,从宝通寺一直到卓刀泉,从洪山到南湖,“九岭十八坳”全部都是菜地。

20世纪90年代以前,洪山区是武汉市的“菜园子”,武汉86%的蔬菜都是洪山区种植提供。

20世纪80年代,洪山的菜地面积有8000亩;至90年代,缩减为4000亩;2000年只剩1000亩。

1998年,原空军雷达学院一位教授给当时的武汉市长写信,呼吁保护洪山菜薹原产地。

2004年,洪山区政府将这块最后的原产地纳入保护“红线”:只许种菜,不许开发,将菜地面积从30余亩,扩大到80余亩。

为了保护这块地的“风水”,洪山做了农田水利改造,在地底埋下暗管进行灌溉,每隔3—5年做一次土壤改良。洪山区规划部门还特地将菜地东北角一栋楼的设计高度,从30多层,砍成了10几层,留出一个通风的“豁口”。10多年来,洪山区投入财政资金近千万元,用于原产地保护。

(信息来源: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