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历史名菜?

中华大观园——中国菜

几个中国名菜历史典故

除了本期综合读本中介绍到的几种中国菜的典故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可口的菜都有着自己的来历,爸爸妈妈也可以带宝宝尝一尝当地的特色菜和特色小吃,并且给宝宝讲一讲家长的美食的来历。

佛跳墙

这是一道福建的名菜,主要由海参,鲍鱼,干贝,鱼翅,鸡,猪蹄筋,羊肘,鸽蛋等18种原料用酒坛煨制而成。味道鲜美,质地软嫩,入口即化。

清朝,福州的一位名叫周莲的官员,在一次酒宴中尝到了一道特别可口的菜,是由几种海产品及鸡,鸭,羊肘,蹄爪,鸽蛋等煨制而成。于是周莲命令厨师学习这道菜。这名厨师特意去那家饭馆拜师学艺,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味道更加鲜美。后来,厨师自己开了一家菜馆,在一次诗人的聚会时端出了这道菜,开始命名“福寿全”,打开盖子之后,香气扑鼻,大家纷纷叫好。有位诗人当场写了一首诗:“坛启荤菜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于是,大家把这道菜改名为佛跳墙。

叫化鸡

这是一道江苏的名菜。明末清初时期,江苏常熟有一个叫化子,偶然得到了一只鸡,但是自己没有炊具,没办法只能把鸡杀了之后,外表涂满了泥,放入柴火堆里烤,烤熟之后鸡毛粘在泥壳上,剥去壳之后鸡毛也随之脱落,并且散发出特别鲜香的味道,引来路过的人品尝,觉得味道非常特别,于是回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也做了一只鸡,并且加上了一些调料,味道更加美。于是,这道由叫花子发明的菜成为一道名菜,并且流传至今。

回锅肉

这是一道四川的名菜。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过年时为了解馋的当家菜。最早的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朝末年,成都有个姓凌的人,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宫保鸡丁

关于这道菜的典故,有许多个不同版本,其中的一个版本是说:清朝的一位官员名叫丁宝桢,他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他在山东做官时,就让家中的厨师炒“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当丁宝桢到了四川当官后,每次家中请客,都让厨师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丁宝桢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因此,他的厨师炒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鱼香肉丝

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有一次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只菜的时候,她为了不使配料浪费,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当时她还以为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回来后不好交待,她正在发呆之际,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这个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菜的特别,而他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就往嘴中咽,还没等一分钟,他迫不及待地问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她刚在结结巴巴时,她意外地发现其老公连连称赞其菜之味,她老公见她没回答,又问了一句“这么好吃的菜是用什么做的?”,就这样老婆才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而这款菜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和其它菜肴,才会其味无穷,所以取名为鱼香炒,而得此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