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为何黄鳝头和田螺尾不能吃?有道理吗?

“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是老人留下来的俗语老话,是千百年来饮食经验的总结,其表达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黄鳝的头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农人解说来给大家粗浅的分析一下:

黄鳝不吃头民间关于黄鳝不吃头有个传说,相传有一种黄鳝叫望月鳝,此鳝喜吃腐肉,专挑一些S鱼S狗S老鼠等进食,更夸张的是,此鳝每逢月圆之夜,会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鳝。

传说误食望月鳝,会有中毒风险,特别是它的头,误食立刻毙.命,剧.毒。这里还有个故事,发生在乾隆年间,纪晓岚遇上一奇案,一对恩爱夫妻,妻子送食给田里的丈夫,吃了送过来的黄鳝七.窍流血而亡,原因是身中剧.毒,妻子被关押待秋后问斩,后纪晓岚明察秋毫,发现是“毒黄鳝”也就是望月鳝惹的祸,解救了含冤的女子,成为一段佳话,以此有了黄鳝头不可吃的说法。

传说自然是传说,并无根据,真正不吃黄鳝头的原因,个人觉得可能有两点:

1)黄鳝头骨头多,没有肉,不好吃,黄鳝整个身子都是细嫩的肉,唯独头,都是骨头,食之无味。

2)黄鳝头可能积累有毒素,吃黄鳝的人多半冲着补身体去的,特别是一些病人,体质很虚弱,用黄鳝来补,而黄鳝多为养殖,养殖的黄鳝头部可能有一些药物残留,所以也就不吃了。

田螺不吃尾吃田螺,最主要的讲究有两点,一个是田螺脏,得用清水养三五天,才能把田螺里的脏东西排出来,这里有个技巧,用清水养的过程中,除了定期换水,可以每次换水时在里面滴几滴食用油,能让田螺拍的更干净。

另外一个就是用剪刀剪田螺的尾巴,这个最费劲,市场上有专门去尾的机器,快捷方便,去尾的原因就是题主老话说的,因为田螺不吃尾。

田螺的尾巴是田螺的排泄物和内脏聚集地,很脏,还含有很多寄生虫和细菌,吃了对人不利,特别是外来物种福寿螺,吃的时候除了头部,尾巴是万万不可直接食用的。

总结:老话俗语说的很有道理,黄鳝头虽然能吃,但不好吃还可能有药物残留,田螺尾巴就更不用说了,农人解说个人试着吃过,超难吃,都是沙子,所以螺不吃尾。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并且站在了食物链最顶端的位置,除了大脑的不断演化外,趋利避害的累积也是关键因素。那么如何知道“利与弊”呢?这个就只能靠经验去累积了,举个例子,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天生怕蛇,是因为蛇不易被发现,但是有些毒蛇却致命,这给我们的祖先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只有害怕它们,才会远离它们,因此怕蛇就被写进了基因中,一代代的传了下来,这就是趋利避害的形成。

对于吃这件事也是一样的,我们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食物选择以及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也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尝出来的,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

因此,对于古人根据经验总结的一些俗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春不捡鸡,冬不捡兔”,就是因为春天播种时种子通常会拌上农药,而野鸡有翻找种子的习惯,所以会导致野鸡死亡,而这样的鸡体内依然有药物残留,所以不能吃,而冬不捡兔,是因为正常的野兔抗寒能力很强,冬天死掉的野兔通常是疾病死亡,这样的兔子吃了也不安全。

那么,俗话说得“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黄鳝不吃头”有没有科学依据?黄鳝是一种肉质嫩、味道鲜美的鱼类,它们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体内都是比较常见的鱼类,甚至是一些稻田里就有很多的黄鳝,因此,许多小伙伴在儿时都喜欢去钓黄鳝,拿回家简单一做就是一道营养丰富的美食。

在处理黄鳝时,我们通常会把它固定在一个钉子上,然后开膛破肚去掉脊骨,再将其内脏去除,最后把黄鳝头整个地搞下来扔掉。即使在以前缺衣少穿时,人们吃黄鳝通常也会把头扔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处理完黄鳝时,身体就全部是可以一口闷的肉了,但是它的头不同,黄鳝的头里占比最大的就是头骨,去除头骨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太麻烦,但是不去呢?肉又太少,所以为了不纠结,人们喜欢把没有多少肉的头给扔掉。这就是黄鳝头不能吃的主要原因。

至于“黄鳝头集中了身体大部分的毒素以及望月鳝的头有毒”等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黄鳝虽然是杂食性鱼类,但是它的消化系统与其他鱼类一样都在腹腔内,而不是头部,所以头部集中毒素是不科学的。

而“望月鳝”更是不存在的,在坊间有许多关于望月鳝的传闻,意思就是黄鳝长到一定的体型之后,就经常在月圆之夜把头露出水面。其实,这是古人对黄鳝不了解导致的错误认知,因为鱼大都是用鳃呼吸的,这样它们通过鳃就直接能够过滤水中的氧气,但是黄鳝的鳃部高度退化,以至于鳃的呼吸能力非常弱。

但是,黄鳝的口腔内布满了毛细血管,它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因此黄鳝本就有经常露出水面呼吸的习性。而且在一些古代的书籍中,虽然有“望月鳝”毒死人的记载,比如《神政记》,但是这些书与聊斋一样都是根据传闻编造的一些志异故事而已,不足采信。

最关键的是在一些古代的药典中,黄鳝头在晒干研磨后还是一种中药材。因此,黄鳝头骨多肉少,才是人们不吃的真正原因。

“田螺尾不能吃”有没有科学依据?田螺是我们最常见的水生软体动物了,记得小时候下河摸鱼,即使搞不到鱼,也能弄一桶的田螺。

在我们处理田螺时,通常会把它的尾部(壳顶)给剪掉,起初,这个处理方式是为了让田螺肉更好地入味,毕竟田螺的身体被一层外壳包裹着,而且只有一个开口,最关键的是当烹煮时,田螺由于受到高温的刺激,会将螺盖关上,这样整个田螺就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无论你放多少料,都很难入味。但是打开它的壳顶之后就不同了,在吃时,用嘴巴一嗦,别提多过瘾了。

我们在吃田螺时,通常会用到牙签,用牙签挑开它的螺盖,然后插入螺肉中,轻轻一拉就能将田螺的整个软体部分全部拉出来。此时,你如果要一口闷,旁边一定会有人告诉你:田螺尾不能吃。那么,田螺尾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很简单:能吃,但不鼓励。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田螺的整个身体由四个部分组成:外壳、头、足以及内脏囊,外壳肯定是不能吃的,而我们通常从田螺壳里拉出来的就是田螺剩下的三个部分,即头、足、内脏囊。其中头和足都是身体的前半段,而后半段比较细长的是它的内脏囊。

内脏囊里包含着田螺的消化和排泄系统,因此里面会有一些田螺未消化的食物以及排泄物,这是不鼓励吃的原因之一。

其次,田螺生活在水底,同时它也是许多寄生虫的宿主之一,比如血吸虫、肝吸虫等等,而寄生虫所在的位置恰恰就在它的内脏囊中。虽然高温能够杀死这些寄生虫,但是一旦没有杀死,恰好又吃了田螺“尾”,那么就会有感染的风险。而我们说它能吃,是确保将田螺煮透的前提下。

其实,我们上面说的烹饪田螺时,人们喜欢把壳顶剪掉,一方面是更容易入味,一方面就是让螺肉更多地接触到高温的汤,将其中的寄生虫彻底杀死。

总结“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句俗话中,黄鳝不吃头的原因并非传闻中有毒,而是因为头上骨头多肉少,而田螺不吃尾,其实比前者更有道理,因为田螺的生长环境我们不太了解,如果有一定的污染,那么其有害物质基本上都在内脏囊中,而且寄生虫也在其中,一旦烹饪不彻底,人吃了就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