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船菜的菜品特色

绚丽素雅、酥嫩鲜甜、色香味俱全,太湖船菜的另一特色是季节性,春天,原盅甲鱼、掌上明珠、银鱼炒蛋、清蒸太湖刀鱼、翁公鱼炖蛋;夏天,酒醉呛虾、糖醋桂鱼、奶白鲫鱼汤;秋天、梁溪脆膳、炒蟹粉、田螺酿肉、雪花斗蟹、太湖白虾、糟油白鱼;冬令,三丝银鱼羹、清炒虾仁、翡翠大王、太湖云吞、鸡汤湖鲜……四时不同八节各异。还有各种太湖船点,红枣银耳莲子羹、银鱼馄饨等。
太湖中仅鱼虾就有40余种,白鱼、大闸蟹等久负盛名。“银鱼、白鱼、白虾”并称“太湖三宝”。其中银鱼产量居全国之首,质量亦高,鹅湖马荡桥小港的银鱼最为著名。
太湖船菜着重在蒸、焖、煨、焙及讲究原汁原味上精工细作,“舫中烹饪之佳,大江南北实无其匹”,“业此者都有名师传授”。太湖船菜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原汁原味,鲜货鲜做,精料精制,一菜一格。一席船菜,一般为四双拼冷盘,二炒、二汤、五大菜,加上点心。在酒席菜吃完后,便有四碗吃饭小菜,通常是炒菠菜,素面筋,红烧豆腐,咸菜百叶,金花菜等,吃鱼肉荤腥后,有几样清爽的素菜,自是别有风味。四时八节,灯船上每有时鲜瓜蔬入席:菜花甲鱼,菊花蟹,刀鱼过,鲥鱼来;春笋蚕豆荷花藕,八月桂花烧芋艿。特色大菜有八宝鸭,西瓜鸡,鸡汁排翅,荷叶粉蒸肉,冰红菱及时鲜鱼蟹等。
吃船菜时,在船上厨师当场烹制表演。“腐乳汁活炝”,一承古法,将洗清漂净的活虾,放在曲香中浸一下,移置盖碗中,即可醮腐乳汁、香醋、姜末、葱泥而入口,其味特鲜,使人食而难忘。“别味湖鲜”,别具一格,是以太湖蚌肉和百叶结放在小砂锅中煮成,营养丰富,味道醇厚。

我想问下。如果要去学烹饪的话。选什么特色的比较菜肴比较好。我想知道现在什么菜肴适合大众口味。南方北方都喜欢的。很想请问下这方面的专家

关于吃东西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1、气候和水土的影响。广东气候偏热,有些区域湿气重,生理上需要补充去热的食物,所以才有众多的汤和清淡的做法,而且过于浓重的口味会加强身体的负担,聪明的祖先在实际体验中总结保留下来的食谱,一般都是符合历史实际气候和环境的。(当然,现在的气候变迁实在太大,估计老祖宗没想到,以后我们再变革)。广东菜不甜,但是辅料多用清热的类似药材,口味比较淡是真的(除了潮州的几个鱼,酱油用得简直是绝妙!)。同样,四川、湖南、江西喜欢辣,也和历史上气候潮湿、瘴气重有关系。

2、区域农副产品的产出决定餐桌内容。这个尤其是在过去的年代(大概50年左右吧),之前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阻塞,食物是不可能在国内大范围传播的,除非是贵如杨家女,才有可能随时弄到所谓“妃子笑”,那可是得付出“红尘一骑”和“千里传驿”的代价的!而普通百姓人家,主要是根据附近的农副产品来决定吃什么。南北气候、地理差距之大,产出不同,因此吃的食物原料不同,炮制方法自然也不一样。靠海的餐桌和靠山的餐桌有明显区别,即使在广东,潮汕的食谱和韶关的就区别很大,不可一概而论。

一点拙见,欢迎指正。最后一点补充,就是人之为社会,有很强的趋众心理,吃饭如此,聚会也一样,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您问的排外情节吧,呵呵。

春天有哪些养生食谱

 

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相应增加,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橘、葱、姜、蒜、香菜、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容易造成摄入维生素不足,所以春天来了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香椿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