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文学粮食在哪?

青年的文学量是在哪里的?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纵观当代文化题,无论是文学,电影艺术,流行的最多的恐怕是伤痕反思之类的东西。这类东西有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无视在那个年代人民大众最基本的政治权益。从纯粹的感性的个人的经验入手解构那个时代。

这类作品里或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了运动式的治国理政方式,对人性的基本尊重。却不了解运动的最根本目的是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和文化。从根本上讲,49年解放的是中国的国土面积,却没有在人心上真正树立起新的文化标杆。那时的人们普遍没有接受教育。绝大多数人头脑里还停留着旧时代的文化氛围。在革命文学和毛泽东思想的鼓舞和教育一下,确实是一部分人自觉自愿的认同,并接受了新中国的文化。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历史遗留的问题。官僚主义,封建思想仍然停留的社会的广大层面,包括一大部分的党员干部,甚至高级领导的头脑之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进则退,那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时不待我的革命热情,努力想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但是,如果我们头脑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统一的认识,便很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中迈错脚步,甚至站错队伍。新中国的统帅们非常明白这种历史与现实的需要。

运动的首要目的就是查处党内的叛徒和走资派。纯洁党的性质。在你们兴高采烈大呼人性至上的时候。我要给你泼一头冷水:政治是特别理性的一件事儿。 你现在来看,运动的结果确实使一批党内的的叛徒,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确实有这样的结果产生,那么运动的罪名有何来之有?

你们只需要稍微的有一点脑子,就会明白现在的贪污腐化,恰恰是由于那个时候的运动不彻底。在改革开放的旗号下,平反政策事实上的使一批有问题的干部得到重新的启用。 历史的反攻倒算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启,这批被重新启用的干部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的子女出国转移自己的家产甚至国籍。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历史不可能被割断,他总是有来龙去脉的。历史的看,前后30年真的不可以互相否定。但如果有一些人总想把这个话题反复提起的话,那我们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辩论。这才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和对未来,对后代有诚意的交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意义不是对世界观的整体接受和认识,而是对其世界观产生的真正根源的反思。

事实上,给今天的恶果,找一个历史的罪魁祸首,并不能使我们变得轻松。更加不能消除历史的原罪。只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总想给自己的罪恶找一个替代品。以为给谁安上一个历史罪人的罪名,便能抹去自己对那个时代的背叛和对后人的欺世盗名。 移花接木的手段只是为自己今天的巧取豪夺做一个伪证。

这一小撮人为了给自己昔日的罪恶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纷纷以伤痕的名义反思曾经的光荣。 反思的结果便是今日芳华风筝之类的作品大行其道,我们可怜的祖国的未来的小花朵们,在不知不觉中兴高采烈的趋之若附。

却不知他们所迷恋的究竟是有毒的罂粟还是漂亮的罂粟花。罂粟花漂亮之极,但它是有毒的 。

为我可怜的孩子们,留下这段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