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自己能做的湖北荆州菜

荆州的早点品种很多,除了全国差不多的早点(如馒头、包子、面条、米粉、水饺、凉皮、凉面、凉粉)以及武汉、四川等地的早点外,还有很多自己的特色早点,如豆腐圆子、汽水耙粑、糯米包油条、猪油饽饽、糯米泡元豆、荆州面窝(油香)、葱油饼、炸糍粑、鸡蛋炒糍粑、烧梅、早堂面、大莲面、手工米粉、酥饼、千层饼、包面(北方叫混沌、天津叫猫耳、南方叫云吞)、欢喜坨(北方叫麻团、南方叫煎堆)、糯米饺、胡蝶卷、伏子酒(糯米酒)、锅块、馓子、九皇饼、炸麻花饺、芝麻打糖、顶顶糕、酸甜独头蒜、脆脆菜、大头菜等等。荆州人喜欢过中秋节,荆州的月饼非常独特,除了普通的莲蓉、冰糖、蛋黄、核桃等等外,还有麻辣香肠月饼、鱼香肉丝月饼、粉丝虾仁月饼、糯米红豆月饼等等。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豆腐圆子、纸面锅块和汽水耙粑3种面食。

“豆腐圆子”,实际上就是一种米圆子,葡萄大小,在汤中放上各种调料,还有紫菜、葱花、生姜、大蒜、芝麻等等,味道绝对是天下一流的。为什么叫“豆腐圆子”呢?相传唐代“诗圣”杜甫(湖北人)在“安史之乱”后,弃官逃难。在病逝湖南之前,曾在沙市居住多年。由于生活贫困,一度依靠自己制作的米圆子为生。后人就叫这种米圆子为“杜甫圆子”,以作纪念;再经过许多年,就演变成“豆腐圆子”了。现在的沙市有10多条“好吃一条街”,“豆腐圆子”到处有卖。所以有人说,没吃过“豆腐圆子”,就没到过沙市。

“纸面锅块”,是荆州的一种小吃。它源于明、清时期,味道酥香,且有嚼劲。 “纸面锅块”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其原料为普通面粉,不加任何添加剂,面团现揉现做,不能久放。烤制分两次进行,先将做好的面块(与成人的鞋垫差不多形状和大小,小孩子们常常戏称为“鞋垫锅块”)放在一个平锅上烤成2成熟,薄如纸面(实际上大约3-4毫米厚),等有些“泡”了,然后再放在炉内烘烤到熟。待 8成熟时,刷上一层植物油,通常做一锅得半个小时,出路后时香喷喷的、酥脆脆的。你可以放上一点麻辣酱、或者豆瓣酱、或者油辣酱,一边吃一边走在大街上,任何人都会认为这就是荆州人的习惯。如果在做面块时放糖,就是甜锅块;如果放辣椒,就是辣锅块;放豆豉,就是豆豉锅块;还可以放肉末,做成肉末锅块。在酒席上,通常有白锅块和油炸锅块连同火锅一起上菜,锅块放入火锅内浸泡一下,那个味道无法形容,只有吃过才知道。

“汽水耙粑”,也叫米粑耙,发米粑,又以成对出卖而称对耙,小孩则叫粑粑,是荆州的又一种小吃。汽水耙粑的原料有大米、面粉、白糖、纯碱等(发现湖北很多小吃喜欢将大米和面混合起来一起做吃的,不知道是不是处于中部,吃米吃面都可以的原因有关,呵呵),须经过泡米、磨浆、发酵、打碱、调浆、炕粑等工序才能制作成。泡米就是将普通大米加水浸泡,一般过夜即可。米被磨成浆之后,要先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2小时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低筋面粉,白糖等,注意边加边搅拌,调成均匀粘稠的米浆。

  炕粑过程很简单,只需将灶烧着了,将平底锅烧烫了,再用勺子舀了米浆,一勺一勺地往锅上点,点上去的米浆自会匀开,就形成了粑的模样。所谓粑,翻成北方话,就是饼了。一圈儿粑点好,盖上锅盖,往灶里添火,一会儿锅里就上气了,米粑熟了。锅里小小的一滩米浆不可思议地膨大了,白胖胖的模样,而粑与粑之间是相连的,用锅铲将一边划开,另一边还让它连着,成为两块粑之间的一个铰链,再将其中一块往起一翻,覆盖住另一块,铲起来,这就是一对做好的米粑了。两块粑合在一起,外壳金黄香脆,内肉洁白软柔,闻之醇汁清香,食之味正甜美(因为贴着锅烙过,要比米发糕香很多)。

荆州人喜欢喝早酒。早酒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在餐厅买,有白酒、红酒、啤酒等等,看自己喜好。一般是几个人点一个火锅,下酒菜品种有:豆腐干、竹笋、莴笋、牛腩、牛肚、牛鞭、猪肠、猪皮等等。吃到一半时,每人再点一碗清鸡汤面。这样吃完后,大概就是10点了,然后就去打扑克。到下午3、4点再去找一家餐馆,吃一顿;再打扑克,直到晚上10点才去找另一家餐馆吃饭。在荆州,我们几乎没有在家里做饭做菜,荆州有上10条“好吃一条街”,著名的餐馆上百家,很多餐馆1个月轮不到一次。价格也便宜,10个人一大桌,20道菜,200元左右。

要介绍其它的小吃,内容就太多了,到荆州品尝一下,才知道这个世上还真有天堂!

相关文章